• <nav id="4ks42"></nav>
  • 上?!】萍紕撔隆∈痉兑I

    全面開展無障礙環境建設

    選擇字體:[--] 來源:中國建設報 發布時間:2023-01-20 13:38:40

      上海市以創建無障礙環境市縣工作為契機,全面推進城市道路、建筑物、公共場所、交通設施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無障礙建設。在建設過程中,堅持“人民城市”重要理念,促進全體社會成員平等、充分、便利地參與并融入社會生活;堅持科技賦能創新理念,探索信息化、數字化等前沿技術在無障礙環境建設領域的創新應用;堅持共建共治共享原則,增強無障礙環境建設一盤棋意識,形成信息暢通、資源共享、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。

    以制度建設為抓手 提供法治保障

      2020年年初,上海市殘疾人聯合會與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共同牽頭制訂《上海市無障礙環境建設與管理辦法》,該辦法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。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,上海代表團提交加快制定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的議案,此后,上海市將《上海市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》納入本市地方性法規立法正式計劃。

      2018年,市民政局與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發布《上海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建設服務規范》,將無障礙設施相關要求納入社區事務受理場所建設標準。同年,《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動計劃(2018~2020年)》發布,明確將“推進特殊教育學校專用教室和無障礙建設,優化特殊教育辦學條件”列入特殊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主要任務。

      上海市開展“一江一河”無障礙導則編制工作,為無障礙環境建設提供標準支撐,導則在吸收國內外先進理念、無障礙領域專家意見后已基本成型,預計于今年發布實施。同時,創建楊浦濱江空間無障礙創新示范區,引領全市濱水空間無障礙高質量發展,目前示范區已基本成型。

      此外,上海市成立無障礙設施督導隊伍,開展無障礙社會督導工作,全市形成了市—區—街(鎮)三級督導網絡。在此基礎上,進一步加強督導隊伍建設,邀請人大代表、民主黨派知名人士加入,提升督導隊伍的社會影響力。

    以標準建設為基礎 提供質量保障

      隨著無障礙法治化進程不斷加深,上海市無障礙基礎設施建設進入高質量發展期。

      新建、擴建、改建的公園綠地、室外公共廁所、商業服務建筑等公共建筑的無障礙設施建設率達100%。已建各類公共建筑、居住小區等的無障礙設施改造率達到國家標準要求。各大機場、火車站等交通樞紐形成了設施完備、建設規范、標志明顯、運行正常的無障礙設施與服務網絡。全市累計投放約2000輛純電動無障礙公交車、1000輛無障礙出租汽車,軌道交通16條線路415個站點也全部建有無障礙設施。人行天橋加裝無障礙電梯納入上海市為民辦實事項目,目前已有38座人行天橋完成加裝工作。推進農村無障礙環境示范村鎮建設,做到村委辦公室、衛生室、健身點和便民服務點無障礙設施全覆蓋,補齊農村地區無障礙環境建設的短板。

    以科技創新為動力 提供技術保障

      上海市政府網站無障礙改造完成率達到100%,包括17個區和47個委辦局的共64家政府網站,極大地改善了視力殘疾人等群體“上網難”的困境。推廣無障礙電影、電視新聞加配字幕和手語直播等,讓視聽障礙人士同樣享有文化生活。上海圖書館建成全國首家“無障礙數字圖書館”,向視力障礙人群提供無障礙網站、2058種有聲電子書和1005個數字化講座服務。

      同時,建立殘疾人信息資源庫,匯聚培訓、就業、康復、保障等數據,推進無障礙設施等位置信息服務,將無障礙設施的數據信息制成數字電子地圖并予以公開。對殘疾人使用日常生活應用類APP開展培訓,讓殘疾人共享城市信息化發展的數字紅利,截至目前,參與培訓的殘疾人已有近萬人次。

    以共享成果為目標 提供理念保障

      上海市社區事務受理、社區衛生、社區法律等服務窗口逐步實現向聽力障礙人士提供“在線手語視頻服務”。上海市首創無障礙多媒體網上服務專區,市民服務熱線開通手語視頻服務。開展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工作,上海市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工作已實現了同城共享、城鄉一體、彌補短板、同步發展的全面覆蓋格局。同時,修訂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政策,滿足更多困難人群居家生活便利和安全要求。

      開展示范型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試點工作,依據各類別殘疾人實際需求拓展家庭無障礙改造的新思路、新做法。根據改造試點工作相關案例和檔案資料,編制完成《示范型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設計指南》并形成專題研究報告。通過鼓勵推廣“爬樓機”租賃服務、居家養護服務、助老助殘志愿者服務,提高老年人、殘疾人等群體的生活品質。

    以發現問題為導向 提供動力保障

      加強統籌協調,強化頂層設計。以《上海市無障礙環境建設與管理辦法》和《上海市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》為基礎,適時出臺實施細則、配套制度和政策措施,深化推進上海市無障礙環境建設。積極發揮社會組織力量,制定工作建設方案,啟動無障礙環境建設專家庫及督導志愿服務總隊調整組建籌備工作,吸引各領域專業人士為無障礙環境建設工作建言獻策、為制定相關技術規范標準提供支持。

      加強日常監管,建立長效機制。依托一網通管、一網通辦等平臺,進一步完善公共場所無障礙網格化管理、巡查發現、派送處置等機制。同時將無障礙環境建設和管理情況納入行業協會先進評選標準,通過城市網格化管理執法監督和行業協會督查相結合的方式,逐步建立健全無障礙環境建設和設施長效管理的責任機制、投入機制、激勵機制。

      提高無障礙意識,營造良好氛圍。無障礙環境建設要進一步提倡“通用無障礙設計”理念,在注重硬件設施基礎上,進一步重視軟環境的營造,提升無障礙軟實力。充分認識良好的無障礙環境是保障殘疾人充分、平等、共享、融合參與社會的堅實基礎。加大宣傳力度,形成全社會理解、尊重、參與的良好無障礙建設氛圍。

    摘自 《中國建設報》 2023.01.19

    白嫩饱满的双乳耸动武林
  • <nav id="4ks42"></nav>